河北省煤田地质局始建于1953年。1998年,由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划转至河北省政府进行属地化管理。2008年,局机关实行参公管理。现为河北省政府直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机构规格为正厅级。
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地质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实施国家和省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能源矿产勘查规划,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地质服务。
(一)提出全省煤炭资源及煤层气、页岩气、地热能等清洁能源矿产资源勘查规划的意见建议,并承担勘查规划的组织实施。
(二)开展煤炭清洁利用研究。承担关闭煤矿剩余资源再利用与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工作。
(三)承担全省能源战略储备相关的地质技术研究。
(四)承担全省水资源调查评价及液体矿产勘查任务。
(五)承担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承担能源矿产、水、土壤质量检测与评价工作。
(六)承担全省城乡发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国家、省重大建设工程提供地质服务。
(七)承担能源地质领域科技创新和关键技术研究任务。
(八)完成省委、省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全局下辖第二地质队、水文地质队、第四地质队、物测地质队、新能源地质队、煤田地质勘查院、环境地质调查院等7个地勘单位。
全局拥有固体、气体、液体矿产勘查,地球物理勘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地质钻探,岩矿测试,测绘,遥感,水资源论证,以及地质灾害评估治理等各类甲乙级资质40余项。工作领域涵盖煤炭、干热岩、页岩气、煤层气、铀矿、地热、矿山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物探、测绘、遥感、岩矿分析化验、水质土壤全分析、桩基工程等。
资源勘查贡献突出。建局以来,我局以“找煤兴国”为己任,足迹踏遍燕赵南北,汗水挥洒长城内外,勘查发现了邢台、蔚县、宣下等大型煤产地,扩大了开滦和峰峰煤田的资源储量,在宁晋等地发现了丰富的石盐矿石资源。共完成各类钻探700余万米,提交勘查报告1200余件,累计探获煤炭资源量610亿吨、石盐矿石资源量420余亿吨,为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能源资源保障。
清洁能源矿产勘查取得新突破。近年来,我局围绕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大力实施清洁能源矿产勘查,开展了干热岩、页岩气、煤层气、地浸砂岩性铀矿的评价和勘查工作。实施的唐山马头营干热岩项目钻获了京津冀区域埋藏最浅的干热岩资源,实现了我国中东部地区干热岩勘查的重大突破。依托马头营科学探测孔,联合研发了新型热管采热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实现中深层地热资源“无泵式”开采,做到了“只取热、不取水”。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了国内首次干热岩试验性发电。开展了全省首个页岩气勘查项目—张家口宣东页岩气调查项目,获得了中生代地层页岩气气流并成功点火。
积极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我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突出公益服务职能,主动谋划、积极作为,实施了大埋深煤炭地下气化评价及可行性研究、利用盐穴建设地下油气储备库可行性研究评价等工作。同时,积极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与修复、城市地质调查、利用高分卫星开展监测服务、土壤监测等工作,均取得了积极成效。
科技平台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全局建有5个院士工作站、10个省市级工程中心和实验室。近年来,完成各类科研成果200多项,其中30多项科研成果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邀请国内知名专家、院士为我局发展建言献策,建立了非常规天然气专家智库。拥有一支技术精湛、能打硬仗的专业技术队伍。全局拥有在职职工2198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144名。
装备和施工能力持续提升。全局拥有1600米至5000米不同型号的钻机,包括ZJ50/40/30/20石油系列钻机、TSJ3000/3700水源钻机、GZ-2600工程钻机等,同时拥有428XL、G3i数字地震仪,KH-3S测井系统,DQ-1A自动岩石取芯机等国际先进的物探及测量设备。熟练掌握大口径施工、绳索取芯、定向钻进、反循环钻进、水平对接、潜孔锤快速成井、硬岩复合钻进取芯、饱和盐水泥浆体系等钻探工艺技术。煤田钻探深度已超过2000米,地热和盐矿钻探深度超过4500米,水平对接井工程直井深度超过3000米,水平对接距离超过350米。
精神文明成果丰硕。局属第四地质队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第二地质队、水文地质队、物测地质队、煤田地质勘查院被评为河北省文明单位。物测地质队、水文地质队双双位列全国百强地质队。物测地质队被授予全国地勘行业模范地勘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第二地质队、物测地质队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授予全国煤炭工业地质勘查功勋单位。物测地质队、第二地质队和水文地质队被河北省政府授予地质找矿成果特别突出单位、优秀单位等称号。